加強田間管理,其秋延西瓜生長時間短,速度快,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多蔓整枝。采用兩蔓或三蔓整枝,在主蔓基部3-5節留1-2條健壯側蔓,其余多的瓜蔓全部摘除。整枝時忌用手掐,應用沾有托布津溶液的剪子剪枝,防止病害傳染,
(2)人工授粉。秋延西瓜開花授粉正值多雨或干旱季節,加上雌花節位低,不易坐瓜,利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能夠提高坐瓜率。授粉時間在上午6-9時進行,同時做好授粉時間標記,以便采摘瓜時辨認。
(3)及時防病蟲害。秋延西瓜正是高溫病蟲較多的季節,常發生的病害有炭疽病、疫病、霜霉病、枯萎病、病毒病。
環境的要求;作物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常受原產地區生態條件極大的影響,同時在長期馴化栽培過程中適應了新的環境,而形成不同生態類型品種。掌握不同生態型品種對溫、光、水、氣的要求,在栽培上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取得高產,穩產、優質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物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是綜合的總體條件,在自然條件下各因素間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如溫度與光照,研究單一因素與生育的關系比較困難,而在控制條件下研究資料尚嫌不足。這里按溫度,光照、水分等因素,分別闡述如下。一、 溫 度西瓜的生長發育需較高的溫度,耐熱而不耐低溫,生長的適宜溫度18~32℃,并要求一定溫差,營養生長適應較低的溫度,結實及果實發育則需要較高的溫度。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5~30℃,實際上不妨礙種子發芽的溫度為20~25℃。35℃以上的高溫引起裂殼,降低發芽率和發芽勢;溫度高可加速發芽,但胚軸伸長。新收的種子發芽率較低,發芽的適宜溫度范圍較窄,在30℃才能發芽。貯藏一段時間后,在20~25℃也能順利發芽。西瓜根系生長溫度較高,適宜的土溫28~32℃,下限溫度10℃,根系停止生長溫度8~10℃,而根毛停止發生的溫度為13~14℃。較低的溫度有利于雌花的分化,提早雌花的出現,增加雌花的比例,而在夏季22~25℃以上,15節以內不發生雌花;ɡ俚陌l育無論雄花還是雌花需較高的溫度,在10℃需28天,而在12℃則需20天左右。西瓜花粉萌發的適溫為25℃,最低日平均溫度20~21℃。授粉受精過程需較高溫度,以30℃為宜。較高的溫度、充足的日照、適宜的濕度,對于花粉萌發、花粉管伸長、受精胚數目都是有利于的;反之,低溫、弱光則有一定影響,并導致不育胚增加。西瓜果實發育需較高的溫度,結果期的溫度低限為15。在低溫條件下發育的果實呈扁圓形,出現果肩和棱角,皮厚空心,含糖量低下,嚴重影響商品品質。西瓜原產非洲大陸性氣候條件下,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日間在25~30℃同化作用旺盛,甚至在40℃高溫下仍有一定的同化效能。而較低的夜溫有利于同化產物的運輸和降低呼吸對養分的消耗,從而提高了果實的含糖量,改善了品質。夏季地表溫度達40℃以上,西瓜仍可安全越夏,葉面溫度33~36℃,較其它瓜類作物為低,這可能與西瓜葉片蒸騰量大有關。西瓜的耐熱性還表現在種子耐高溫,因此可以利用這一特性進行種子干熱處理,加速種子后熟,提高發芽率,殺死種子攜帶的枯萎病病源,鈍化病毒等,從而達到防病的目的。西瓜耐熱性與土壤水分條件有關,如土壤含水量低,根系吸收和葉面蒸騰受到限制,葉片溫度進一步提高,葉片凋萎并難以恢復,葉片蛋白質凝固而導致焦枯。有資料表明西瓜蛋白質凝固溫度為60℃。二、水分西瓜對水分條件要求決定于根的吸收能力與地上部的蒸騰強度。1、根系分布與吸收。西瓜擁有既深且廣的根系,可以吸收利用較大范圍和土壤深層的水分,屬旱生作物特性。根系的吸水極強,據專家測定,種子萌發時胚根的吸水力達1023kPa。根壓力大,一株飼料西瓜3小時溢泌的傷流量為70ml。根壓最大的是旱生條件下的西瓜,其吸水率和耐旱性較濕潤或灌溉地區品種為強。西瓜苗期的凋萎系數為8.1%,開花結果期為9.9%,較玉米等旱生作物為低,說明西瓜根系能更好地利用土壤水分。因而,在山旱區種植西瓜是最好的選擇。2、葉面蒸騰與水分。西瓜的葉面積較大,具茸毛,葉片深裂,蒸騰量較大。據專家在7月上旬測定白天各時蒸騰強度指出:白天平均蒸騰強度為147.7g/(m2•小時),一天中的變化是清晨最低,隨著氣溫的升高逐漸增強,至10時達最高峰,其后急劇下降,傍晚時維持較低水平。土壤含水量是影響西瓜葉片蒸騰強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據專家測定,在灌溉地蒸騰量為363 g/(m2•小時),而在旱地條件下為1500 /(m2•小時),高溫和干燥增加葉面水分蒸騰強度。3、適宜的水分條件。包括土壤含水量和空氣濕度。據專家試驗,田間持水量在60~80%最經濟,不同生育期有所不同,苗期為65%,伸蔓期70%,而果實膨大期為75%,土壤水分不足影響果實膨大,最終導致減產。西瓜要求空氣干燥,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50~60%?諝獬睗駝t生長瘦弱,坐果率低,品質差,更重要的是誘發病害。綜所上述西瓜適宜的水分條件是較低的空氣濕度和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生長期間的降水量與當年雨日數、溫度和光照條件有直接關系。西瓜產量與當年降水量有一定的關系。4、生育期與水分條件。根據有關資料,西瓜的耗水量因生育期的不同而異。耗水量最大的時期是營養生長旺盛期和果實的膨大期。據此認為這是西瓜對水分要求的“臨界期”。此期如水分不足,將導致嚴重抑制生長或影響果實膨大,降低產量。西瓜一生中對水分的要求,有兩個敏感時期:一是坐果節位雌花開放前后,此時如水分不足,子房很小,影響坐果,或由于缺水和空氣濕度低,影響花粉萌發,均導致結果不良;二是果實膨大期,若此期缺水,則果形小,嚴重影響產量。果實膨大前期缺水,果形扁圓;膨瓜期供水不均勻,則容易引起裂果或果實畸形。見表185、水分與產量品質。西瓜的豐產和穩產,田間土壤持水量不應低于70%。在營養體旺盛生長和果實膨大期缺水,將明顯降低產量。但是不同的品種對水分的反應是不同的。一些品種水分多時,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很大;而另一些品種水分足時,顯著增加產量而對果實的化學組成的變化不大。至于水分過足與西瓜品質的關系是所有的品種水分充足,降低了干物質、糖分的含量,多數的品種則增加了維生素C的含量,因此,西瓜采收前4~5天禁止灌水。